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下面简称研究所)成立于1959年2月,明年即将迎来她60周年的华诞。60年前,她是祖国核医学研究的先行者;60年后,她精神抖擞,迈向新征程。面对未来,她志存高远,剑指世界核医学高地。
风雨一甲子,砥砺六十载。60年一甲子,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也许只是短暂的一瞬间,然而对于研究所而言,则是其历经磨难谋生存、助推祖国核医学事业发展的六十年。从当初仅有6名员工的市级研究所,发展成为集科研、临床、信息和科技开发于一体、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核医学研究基地、卫生部核医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分子核医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核医学医学重点学科(实验室)和无锡市生物医药技术服务平台。
遥想2003年7月我刚进入研究所,在这里我看到了热情洋溢的笑脸、感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一种被接纳的归属感油然而生。从校园坐到办公桌面前,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工作现实的差距很大。财务科的同事十分关心我的工作和生活,帮助我尽快学习和适应新的环境。其他科室的同事和宿舍的室友也经常找我聊天,我学会了沟通、合作、努力与坚持,不知不觉中也培养了工作的责任感。研究所像一个母亲,看着我从一个呀呀学语的学生蜕变到一个蹒跚学步的职工。
研究所和职工是一个共生体,研究所的成长,要依靠职工的努力来实现,每一位职工都要带着强烈的责任心,犹如关爱家庭般地去关心研究所的发展,自觉地把个人的命运与研究所的发展融为一体。认认真真地做事,踏踏实实地做人。财务工作看似简单,其实复杂繁琐,要求做到事无巨细。自己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一个平凡的我心里就应该装着责任,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每一件事情。那么,研究所这个大家庭中数百个“平凡”汇聚到一起成就了我们事业的蓬勃发展。研究所是个人施展才华的天地、是个人实现理想的平台。进入研究所后,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端正入党动机,在2009年6月18日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个人的人生价值得到了提升。
有人说用自己的左手温暖自己的右手,那么只有自己知道暖不暖;而用自己的双手去温暖别人的双手,却是一种奉献。在研究所的各个岗位上都可以看到全体职工默默奉献的精神。作为科研人员,面对核医学研究高地,他们在实验室夜以继日,前赴后继;作为医务工作者,面对患者渴求的目光,他们关怀备至,仁心仁术;作为行政后勤人员,面对工作的一贯平凡,他们精打细算,任劳任怨。人生价值就是在平凡的工作中努力实现,在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过程中得到不断升华。研究所人奋斗60年,使得研究所从小变大,由弱增强,不断为祖国的核医学事业添砖加瓦。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如果把研究所比作历经风雨、茁壮成长的“参天大树”,这株“参天大树”已经勾勒出六十个年轮,并正为下一个六十年、乃至下一个百年勾勒新的年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研究所在新的历史阶段里常变常新,愈发年轻,用使命承载责任,继续高扬创新的旗帜,砥砺奋进,为祖国的核医学事业再创辉煌。作为这集体中的一员,我愿意用实际行动诠释对事业的执著和无私的奉献,与研究所共成长!(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