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飞扬,岁月如歌。转眼间,原医所即将迎来60岁生日,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从2013年至今,我已经在单位工作6年时间,对原医所产生了不可割舍的感情。正是在这里我逐渐成长,是这个大家庭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帮助我完成从稚嫩学生到职业人的蜕变。
身处这样一个蓬勃发展的单位,对于我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还清晰地记得6年前,我怀揣着青春的梦想与激情, 伴随着忐忑与不安,走进原医所,面对即将开始的一段新的人生征程,紧张、兴奋又不知所措。刚来上班时,望着干净整齐而又略显空荡的实验室,看着热室里干得热火朝天的同事,我知道自己的人生必将在这里有一个新的开端。由于博士期间的课题内容与核医学完全不同,在来单位之前,我连裸鼠是什么模样都没见过,更别说micro-PET等这种专业仪器。因此,对我来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在随后的工作中,我深深地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以及在实际运用中专业知识的匮乏。“书到用时方恨少”,在那个时候才真正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为尽快了解熟悉当前科研领域的进展, 我每天坚持阅读文献,通过对文献进行提炼与总结,学习积累专业知识,整理自己的科研思路,制定工作计划。遇到问题虚心向领导及同事请教,尤其林建国老师给予我课题及生活上的帮助和指导,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氛围,很快适应了单位的工作环境。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获得了人生中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这无疑是对自己辛苦付出的最好肯定,同时也是对今后更加努力工作的莫大激励。尽管6年来,也有很多的失败和遗憾,但自己的科研水平和工作能力确实得到了很大提高,在这里学到了什么是理想、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承担、什么是协作。
紧密结合单位核医学特色,核医学分子探针与转化医学是我今后努力的重点方向,努力形成自主创新的标志性成果是我憧憬的伟大目标。有这样一句话:“在工作岗位上,最幸福的事情,是个人的成长与单位的发展相同步,你为单位做贡献, 单位为你谋发展;在工作岗位上,最幸运的事情,是个人的理想和单位的理念相契合, 单位给你一方舞台,你还单位一个惊喜。” 曾几何时,我们对于将来从事的工作,都有自己想象的样子,而走进原医所是我青春最美好的选择,也是我梦想的初心。在这里我学会工作,却不只是工作,更多的是与原医所一同成长。在这里我磨练意志,锻炼品质,争先创优,奋发向上,是原医所提供给了我这个实现梦想的平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我的使命就是立足本职工作,脚踏实地,认真的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技能,努力成为精通科研的高素质人才。圆满的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体现人生价值,在单位最大限度的获得归属感和成就感。
青年人就应该不辜负这个时代,就应该在本职岗位上,创造出梦想永恒的青春,这是时代赋予我们光荣的责任,是原医所对我们的叮咛与呼唤。它鼓励着我们,努力工作,勤于创新,用良好的工作业绩回报单位,谱写自己的青春与梦想。经历了6个春夏秋冬,伴随着原医所的发展壮大的步伐,我也在逐步朝着个人的发展目标迈进,向着自己人生的更高追求迈进,在个人不断成长的过程中,留下一个个烙满原医所文化的脚印。在此,我要感谢原医所,感谢领导,感谢创新药物中心的全体同仁,感谢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同事。(吕高超)